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这不是我们党第一次强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早在1941年8月,中共中央就发出了毛泽东同志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在延安兴起调查研究之风。党为何要始终坚持调查研究,将调查研究视为传家宝?
坚持实事求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近百年来,中国国情的独特性、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以遵循,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中国人民只能自己解决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问题。要解决问题,唯一可行的路径是认识、掌握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如何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答案只能是实践。因为“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实践中来的”。具体来说,认识和掌握规律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深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获得感性认识;第二步是把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获得理性认识。
调查研究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调查环节是经过交谈、走访、问卷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研究环节则是通过对感性认识的抽丝剥茧、逻辑推理等多种方式,获得理性认识的过程。可见,调查研究就是经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不断探寻事物规律的过程。如果没有调查研究,就无法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就无法作出正确决策,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毛泽东同志强调,解决问题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说的是调查环节,加强感性认识的环节;“每事问”就是深入研究环节,掌握事物内在规律的环节。正是鉴于调查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基础地位,我们党一直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过程。认识的过程,既包括通过实践发现真理,也包括通过实践证实和发展真理。由于事物本身的复杂多变和实践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因而人们难以通过一次认识过程就准确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即便人们通过一次认识过程就幸运地掌握了规律,认识过程也仍然没有完结。因为“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既然世界和中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新的问题每时每刻都在产生,那么认识就没有止境,调查研究也就没有止境。
坚守党的初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理论。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初心。
党要坚守初心,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调查研究。
人民利益具有多样化和差异化特征。从质上看,人民是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当代中国,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是人民。从年龄结构上来看,人民包括各年龄段人群;从所属职业上来看,人民分布在各行各业;从地域分布上看,人民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有些甚至长期居住在国外。年龄、职业、地域、经济条件、家庭状况、社会分工等多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人民利益的多样化和差异化。
人民利益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首先,人民的根本利益会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翻“三座大山”,获得解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人民的共同利益追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在不同的年龄段,人们的利益关注点不同。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利益诉求都会沿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转化。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唯有通过调查研究准确掌握人民的具体利益诉求、精准把握群众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才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我们党委、政府干什么”。与此同时,一项好的政策要有好的执行效果,也必须经过调查研究,因地、因人精准推进。毛泽东同志曾说:“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之所以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策落实的精准性,真正解决了各类贫困人口的贫困根源问题。
落实群众路线、凝聚发挥人民伟力的需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党找到能够凝聚发挥人民伟力的根本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是坚持群众路线、凝聚发挥人民伟力的基础和前提。
第一,调查研究是从人民群众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落实“从群众中来”的基础。恰如毛泽东同志所言,“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之所以如此,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因此,党要“甘当人民群众小学生”,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群众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向人民学习,就必须经过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向人民学习的最直接、最便捷方式,是党保持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重要途径,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党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以上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查研究”。
第二,调查研究是检验政策方针是否有效、落实“到群众中去”的不可或缺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制定的方针政策到底有没有效,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凭主观臆断,只能“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也就是说,党经过调查研究制定方针政策还只是完成了凝聚人民伟力的第一步;党还需要再次经过调查研究,判断方针政策的有效性。若制定的方针政策有效,党就要在人民群众中大力宣传、解释、推广该政策方针,使正确的政策方针在全国落地见效。若制定的方针政策无效或者效果不明显,党则需要就该问题再次甚至反复进行调查研究,直至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推行为止。如此,才真正实现了“到群众中去”。